
4月24日,新會區養老中心舉辦首批香港長者入住歡迎儀式。
隨著港人北上跨境養老趨勢的興起,僑都江門正憑借其在粵港澳大灣區的優越地理位置和發展潛力,大力發展銀發經濟,積極探索與香港的跨境養老合作。
香港進優生活控股公司(以下簡稱“進優生活”)是香港社會福利署“廣東院舍照顧服務計劃”認可的服務機構,可為有意北上跨境養老的香港長者提供優質的院舍照顧服務,目前已在廣東深圳、佛山營辦兩間安老院舍,積累了豐富的跨境養老合作經驗。該公司董事局主席陳志育接受本報采訪時表示,前往大灣區內地城市安老正成為越來越多香港老人的選擇,江門與香港開展跨境養老合作優勢獨特,進優生活將努力發揮專業機構作用,助推更多香港長者到江門安心養老。
大灣區內地城市受香港長者歡迎
春江水暖鴨先知。作為行業重要參與者,進優生活對近年來香港老人到大灣區內地城市養老的趨勢有較直觀的感受,對背后因由和選擇考量都有深刻洞見。
陳志育介紹,香港較內地早10多年進入老齡化社會,隨著人口老齡化問題加劇,香港每年新增數千人輪候資助安老宿位,但本地養老院宿位供應嚴重不足,輪候時間長達數年,且私營院舍收費高昂,這使得不少長者考慮移居內地養老。此外,早年移民海外的回流長者也對安老服務有需求,他們適應了當地寬敞的居住環境,難以再次融入香港相對狹窄的生活空間,前往大灣區內地城市安老成為不少香港長者的選擇。
“香港工會聯合會2023年針對55歲或以上香港市民所做的一項調查顯示,有87.9%的受訪者愿意前往大灣區內地城市長期居住或養老。”陳志育補充道。
陳志育分析,香港長者對前來大灣區內地城市養老主要看中以下幾方面:一是語言溝通及飲食文化與香港相近;二是交通便捷、臨近香港便于家人探訪;三是宜人的居住環境,綠化多、空氣好,生活節奏慢;四是內地養老院院舍空間較大,較香港更舒適;五是物價、住宿和醫療費用相對較低;六是內地正在日益提升的高質量醫療服務。
陳志育介紹,以進優生活在佛山的院舍為例,該院舍納入服務計劃后不到一年,就有87位香港長者申請入住,截至今年3月底,“港人專區”入住率已超40%。
江門對香港長者有獨特吸引力
應對老齡化程度日益加深的情況,我市近年持續推動養老事業高質量發展。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底,我市備案運營養老機構84家、床位1.4萬張,其中1家養老機構獲評“全國養老服務先進單位”,32家養老機構獲評廣東省星級養老機構,并培育出“幸福養老”等品牌化、連鎖化養老機構。
陳志育表示,江門在發展銀發經濟方面的重視和大力投入,展現了其敏銳的戰略眼光和積極的行動力。隨著江門在養老服務供給方面的不斷進步,相信江門將成為越來越多香港長者北上養老的首選地。
他認為,從行業角度看,江門與香港開展跨境養老優勢獨特,對追求高質量退休生活的香港長者來說具有強大的吸引力,主要表現在:江門與港澳地緣相近、人緣相親;深中通道、黃茅海跨海通道已通車,江門與港澳空間距離再度拉近;江門生態環境優美、生活成本相對較低、養老服務供給日益完善。
陳志育同時提出,跨境養老能否被長者真正接受,除了家庭因素外,養老機構的生活環境和服務質量是長者重點考慮的因素。此外,如長者身體狀況欠佳,經常性需要使用醫療服務,因此,內地的養老院能否提供全面的醫療支持亦是香港長者其中一項重要的考慮因素。
為此,他提醒,江門要讓自身優勢得到進一步彰顯,需要重視以下幾方面工作:首先,要聚焦長者健康這個核心需求,加強醫療資源的建設,密切與香港醫療系統的聯系,探索與香港在醫療政策方面的協調,為長者在內地養老提供更大便利;其次,要提供高質量、個性化的養老服務,包括生活照護、康復護理、文化娛樂等,促進香港長者融入當地社區;再則,要更多借鑒香港養老機構的管理模式和服務經驗,對服務的細節進行調整,比如,食品烹調上要注意香港人的生活習慣及飲食要求。
陳志育看好江門銀發經濟的發展潛力,表示進優生活將積極展開合作研究,以共同推動適合香港長者的養老基地建設。他期待與江門建立策略伙伴關系,在養老經驗、服務模式、技術應用等方面進行深度交流與合作,共同推動香港長者在大灣區內地城市安享晚年。



粵公網安備 4407030200067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