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門市促進文旅產業復蘇和發展的若干措施
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統籌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的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根據省委、省人民政府印發《關于統籌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的若干措施》以及廣東省委宣傳部、省文化和旅游廳、省體育局《關于積極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促進文化旅游體育業平穩健康發展、擴大市場消費的若干政策措施》(粵宣通〔2020〕10號)的工作要求,特制定本措施。
一、文旅企業幫扶行動
1.加強企業復工復產指導。指導各市(區)根據疫情防控分區分級情況,制定差異化防控策略,推動公共文化和體育場館、文化娛樂場所、旅游企業及經營單位,在落實防控措施、加強內部管理、確保人員健康安全的前提下,穩妥推進復工復產。一是抓好宣傳解讀,確保全市文旅企業知曉并依法依規用好國家、省、市各項扶持政策。二是貫徹落實《江門市人民政府關于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支持企業復工復產的若干措施》(江府〔2020〕4號)、《江門市人民政府印發<關于統籌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的若干措施>的通知》(江府〔2020〕10 號),協同相關部門幫助企業解決國家、省、市有關減免或延緩繳納稅收、社會保險費及相關金融支持政策等在落實過程中的困難和問題。
2.實施“引客入門”扶持。鼓勵在江門市依法進行工商注冊、稅務登記,具有獨立法人資格并獲得旅行社業務經營許可的旅行社,以江門文旅品牌形象統一引領,招徠游客并同時符合如下條件的給予扶持獎勵:在我市星級飯店或A級景區內酒店住宿1晚以上、游覽2個以上景區(3A級以上景區)以及1個以上僑鄉文化遺產游徑節點、2020年累計接待游客達到5000人次以上、接待游客累計排名前十位。其中第一名至第五名分別獎勵15萬元、12萬元、10萬元、8萬元、6萬元,第六名至第十名分別獎勵5萬元。
3.支持旅游惠民促銷活動。鼓勵A級旅游景區對全國醫務工作者[醫務工作者憑本人有效證件(執業醫師證、執業護師證、執業護士證),可帶直系親屬(父母、配偶父母、配偶、子女)最多不超過4人,可享受免景區大門票優惠政策]優惠開放至2021年3月31日。對A級旅游景區在2020年12月31日前推出“廣東人游江門”“江門人游五邑”等惠民活動持續3個月以上,且本年度無旅游安全事故和重大旅游投訴發生的,給予5萬元扶持。本條扶持資金由市本級和屬地政府按照1:1的比例分擔。
4.扶持旅游民宿發展。對在2020年8月31日前依法登記、符合《廣東省民宿管理暫行辦法》《江門市文化廣電旅游體育局 江門市公安局 江門市自然資源局 江門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 江門市市場監督管理局 國家稅務總局江門市稅務局 江門市消防救援支隊關于民宿管理暫行辦法》規定的開辦要求、經營規范等條件的民宿給予5000元的資金扶持。本條扶持資金由市本級和屬地政府按照1:1的比例分擔。
5.支持導游人員穩崗工作。建立導游人員關愛機制,強化勞動權益保護,確保穩定導游隊伍。對我市擁有高級、中級、初級導游資格證的旅行社在崗導游人員(政務導游除外)給予每月500元、400元、200元的穩崗補貼,補貼時間為2020年4至6月,共三個月。如在崗導游人員已獲得當地政府的穩崗補貼,不再重復享受本條政策。本條扶持資金由市本級和屬地政府按照1:1的比例分擔。
二、文旅供給側建設行動
6.推進全域旅游建設。以省、市兩級共600萬資金繼續深化臺山市建設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為標桿,引領更大規模的全域旅游快速健康發展。推動開平市開展廣東省全域旅游示范區驗收認定。全力推進新會區、鶴山市、恩平市申報成為廣東省全域旅游示范區創建單位,推動蓬江區、江海區積極創建A級景區,爭列全域旅游示范區創建單位。加快開平碉樓文化旅游區創國家5A級旅游景區工作。鼓勵創建國家A級旅游景區、旅游度假區。對新創建和通過復評的3A級以上景區,給予獎勵。
7.加快華僑華人文化交流合作重要平臺建設。出臺實施《華僑華人文化交流合作重要平臺建設方案》、《華僑華人文化交流合作重要平臺建設實施方案》和《華僑華人文化交流合作重要平臺建設三年行動計劃(2020-2022年)》,爭取上級支持實施華僑華人文化交流合作、江港澳旅游等便利化等政策,推動各市(區)加快華僑華人文化交流合作重要平臺建設。籌辦華僑華人文化交流合作大會系列活動,承辦第二屆國家考古遺址公園文化藝術周暨第十屆考古遺址公園聯席會議,舉辦 “任溶溶兒童文學獎”評選,粵港澳大灣區童書節,僑鄉文化遺產游徑、江門博物館群建設啟動、文旅項目簽約儀式等系列活動。
8.緊抓重大文化旅游項目建設。重點打造赤坎古鎮成為中國古鎮文化旅游新地標、華僑文化展示的重要窗口,推動鶴山華僑城古勞水鄉早日建成可體驗“自由流淌的水鄉生活”的中國最美嶺南水鄉,推動川島順峰濱海旅游項目、北陡海豚灣項目和恩平佳源帝都溫泉小鎮等項目建設;推動蓬江僑鄉記憶、僑鎮、臺山融創等簽約項目的落地和立項建設,統籌協調項目的用地、用海、用林工作,打造一批獨具特色的龍頭文旅項目,形成旅游產業集群發展態勢。
9.創建國家級僑鄉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啟動以臺山市海絲申遺遺產點、川島海域、廣海衛城遺址等三個片區為范圍的考古遺址公園建設。加大對各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和項目代表性傳承人的扶持力度,鼓勵和支持各市(區)加快建設一批非遺傳統工作站、傳習所和傳習點以及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館和專題展示館,開展非遺項目展示推介、非遺進校園、進景區、進社區,實現“遺產豐富、氛圍濃厚、特色鮮明、民眾受益”的目標。
10.加快省級文化產業示范園區創建。以大型綜合性演藝文化場所江門演藝中心、“有華人的地方就有小岡香”小岡香業城、集中國紅木技藝精華之大成的江山多驕國際文旅展貿城為重點空間載體,對照標準、加強創新,以文化企業集聚和融合推動文化產業創新發展。
11.發展鄉村旅游助推鄉村全面振興。2020年市本級資金投入100萬元引領推進省級旅游風情小鎮、省文化和旅游特色村、“醉美江門100村”等示范創建工程。大力推進蓬江區良溪古道精品線路、江海區“七彩南堡”-落杉雨林帶美麗鄉村精品線路等14條具有僑鄉文化特色的鄉村旅游精品線路,進一步打造臺山浮石村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和開平碉樓鄉村文化旅游精品線路。依托鄉村旅游精品線路和僑鄉歷史文化遺產游徑,2020年市本級投入20萬資金建設6間“粵書吧”試點,市本級投入40萬資金遴選8個鄉村旅游示范村開展文化服務中心與旅游咨詢中心融合試點建設,推動鄉村文化旅游公共服務設施建設。
12.啟動博物館群建設。制定江門市博物館群建設規劃和標準,出臺扶持政策,引導博物館群建設,完善、提升國有博物館,支持非國有博物館建設,打造具有僑鄉特色的博物館群體系。2020年市本級投入100萬引導資金扶持紅線女故居、李鐵夫紀念館、新寧鐵路火車站舊址等20家博物館建設。
13.打造江門市僑鄉文化遺產游徑串珠成鏈。按照《江門市僑鄉文化遺產游徑總體規劃及游徑設計》的“世遺雙絕-縱橫六帶-精華十三段”游徑空間布局,2020年市本級投入140萬元引導資金重點建設長堤歷史街區段、釜山公園-城央綠廊段、啟超游徑段、梅家大院-浮石村段、塘口環線段、珠璣先民段、恩平段等7個文化遺產游徑精華示范段,把江門市分散的古建筑、古村落、古驛道、古祠堂、古街巷、遺產遺跡等僑鄉文化載體與旅游景區、特色餐飲、旅游民宿和游客服務中心等旅游公共設施串珠成鏈,將游徑打造成“可讀、可游”,有深度文化體驗和設施配套完善,在粵港澳大灣區獨樹一幟的文旅融合標桿項目。
14.夯實旅游文體公共基礎設施建設。繼續推進旅游廁所革命,2020年市本級投入200萬元建設旅游廁所42座。全力推進五邑華僑華人博物館、市圖書館、蓬江區文化交流中心、江海區圖書館、恩平市圖書館和博物館等公共文化場館的升級、改造和建設。推動《江門市主城區城市景觀設計》在城市文化氛圍營造中的落地實施,促進景觀建設中融入更多僑鄉的特色文化元素。
15.推進“+旅游”項目增量提質。推進臺山核電、李錦記、新會紅木家私等企業發展工業旅游。依托溫泉旅游產品,引進康養項目,打造康體養生休閑旅游。結合粵菜師傅系列工程,推動“美食+旅游”高質量發展,從餐飲名廚、名店、名菜、名宴幾個方面擦亮江門美食招牌,著力建設世界名廚之鄉、華僑華人美食之都。
16.大力開展研學旅游。推動五邑華僑華人博物館、陳皮村、小鳥天堂、梁啟超故居、倉東基地、臺山中國農業公園、鎮海灣紅樹林等發展研學旅游。支持我省及港澳中小學生在本市范圍開展研學活動,發揮文旅資源在培養學生理想信念、愛國情懷,增長知識、提高綜合素質方面的重要作用。
17.傳承紅色基因打造紅色旅游。構建以中國共產黨革命活動舊址、華僑華人愛國情懷、“時代精神”為主題,統籌規劃、引領全市紅色旅游景區體系建設和宣傳推廣。2020年重點推出“周恩來總理新會七天六夜”紅色主題線路。
18.提升從業人員素質和服務水平。通過網絡課程及線下等形式對全市導游、講解員、旅游企業管理人員、民宿業主、鄉村旅游點經營者等開展免費培訓。加大對文旅從業人員在文旅企業的建設能力、運營能力、管理能力和營銷能力的培訓,提高我市文旅服務競爭力。
三、文旅品牌營銷行動
19.塑造城市文旅品牌。建立江門文旅品牌建設和管理體系,打響江門城市文旅新品牌。聯合各市(區)文廣旅體局,舉辦江門城市文旅品牌發布會,推出江門文旅新口號、新標識,把江門打造成為鼓勵人們追溯與探索、充滿抒情與想象的文旅目的地。針對廣州、深圳等主要客源地,開展文旅宣傳推廣活動,穩固和擴大客源市場。加強與國內知名在線差旅平臺、主流媒體合作,開展“云旅游”“云營銷”,搭建長效的線上傳播陣地,持續提升江門文旅品牌的市場關注度。
20.加強與粵港澳大灣區各城市文旅合作。推動粵港澳大灣區文旅融合,加強與粵港澳大灣區各城市文旅合作,開發 “一程多站”旅游產品,合力打造世界級旅游目的地。聯合港澳開展海上絲綢之路申遺工作,繼續打造江門與澳門“世遺雙城、雙門傳奇”的世界文化遺產、美食、休閑精品旅游線路,舉辦澳門開平世界遺產嘉年華。
21.激發市場消費潛力。鼓勵各市(區)舉辦各類文化和旅游節慶活動,如江門僑鄉美食文化購物節、新會陳皮文化節、中國粵菜美食文化節暨開平家宴美食嘉年華、“廣東萬人游臺山”暨2020年臺山特色手信美食嘉年華等,場次不少于去年同期。適時推出文旅消費券等方式拉動文化和旅游消費。支持采取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吸引游客。
四、新業態促消費行動
22.發展智慧旅游。研發“一站式服務”全域智慧旅游模式。通過App、微信公眾號和微信小程序,全面覆蓋游客在江門的游前、游中、游后的各個環節,滿足和提升游客吃住行游娛購的各項需求和體驗。完善旅游統計制度,推動旅游、統計、公安、市場監管、稅務、交通、商務等部門統計數據的互聯共享。
23.加大文化惠民扶持力度。加大政府對公益性文藝演出的采購力度,市本級投入300萬元扶持高雅藝術演出,提升文藝演出市場熱度,激發消費潛力。繼續策劃交響樂等高雅藝術進旅游景區,推進戲曲進校園、農村、社區等惠民演出。大力弘揚粵劇文化,繼續舉辦“粵劇展演周”“粵劇曲藝私伙局大賽”,將東湖影劇院打造成展示江門粵劇藝術的大舞臺和戲迷的打卡點,舉辦粵劇藝術沉浸式體驗活動和培訓班,培養粵劇觀眾新力量。鼓勵市文化館推出“周末有戲”、粵劇傳習所推出“周周有戲睇”等文化活動。
24.促進夜間文旅消費。結合城市提質促夜游,推動打造萬達五邑老街手信一條街,以及五邑華僑廣場、長堤風貌街等成為文商旅融合項目,為市民游客提供具有本地文化特色的夜游場所。鼓勵劇場、影院、公共文化和體育場館等延長營業時間,推出夜場促銷活動。
25.支持舉辦高水平體育品牌賽事。對在我市舉辦的由國家體育總局相關單位或全國性單項體育協會主辦的跨省(區、市)組織的國際性、國內高水平的體育賽事,可根據項目類別、賽事等級,按賽事總投入的30%一次性給予資金扶持,分別給予最高不超過300萬元、100萬元的辦賽資助。資助對象為在我市舉辦高水平體育品牌賽事的企事業單位、社會組織和機構。由多家單位聯合承辦的,推薦其中一家為申請單位并出具授權文件。
26.推動文化體育事業繁榮發展。充分利用鄉村旅游、文化場館、文旅項目建設等載體,搭建體育健康平臺,開展國民體質監測、僑鄉體育健康大講堂、“拳”在江門、“舞”動僑鄉、“僑鄉排球賽”和青少年陽光體育等文化體育活動,打造具有僑鄉特色的“體育+”健身品牌系列活動,增強城市活力,促進全民健康,提升體育運動消費。
五、產業振興保障行動
27.強化組織領導。各市(區)、各有關單位在做好當前疫情防控的同時,要提前著手、提前謀劃、提前籌備文旅產業復蘇和發展。市縣兩級文化廣電旅游體育局抓好統籌協調, 密切與相關部門分工合作,統籌推進各項重點工作,聚焦推進重點文化旅游項目建設,形成齊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和推動文化旅游建設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合力。
28.強化政策支撐。全面梳理現行政策,加強政策協調,狠抓政策落實。各市(區)文化廣電旅游體育局要牽頭出臺本地區有關扶持文化旅游體育產業發展的配套政策措施,充分發揮文化、旅游、體育產業發展引導資金、文藝精品扶持獎勵資金和文化惠民等資金的杠桿作用,建立穩定增長機制。加強對推動文化旅游體育高質量發展的考核和指導,確保工作和責任層層落實,促進文化旅游體育產業健康發展。
29.提升服務質量。健全旅游服務的標準體系、監管體系、誠信體系、投訴體系。強化服務保障力度,加強對導游、服務員等窗口服務行業從業人員的培訓力度,提升服務意識和水平。
30.強化市場監管。要進一步加強市場監管,開展專項整治行動,嚴防旅游市場價格混亂、惡性競爭等違法違規經營行為,切實維護文化和旅游市場秩序。要加強旅游投訴處理工作,及時受理、依法處置、盡快化解矛盾糾紛,為文旅市場全面恢復營造良好環境。
六、附則
本措施自發布之日起執行,有效期至2022年12月31日。具體措施有明確期限規定的從其規定。如國家和省、市出臺的相關支持政策與本措施有重復,按照“就高不就低,不重復享受”的原則執行。本措施所稱“以上”包含本數。



粵公網安備 4407030200067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