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地理及特點
是江門市中心城區之一,地處珠江三角洲西緣、江門市區東南部,東與中山市古鎮隔江相望,南面和西面與新會區相連,北接蓬江區,是江門連接珠三角、港澳地區的“東大門”。
★行政區劃與人口
總面積約109.18平方公里,是江門三個市轄區之一,與江門國家高新區合署辦公,下轄外海、禮樂和江南3個街道,設社區居民委員會28個、村民委員會36個。全區常住人口37.95萬人。
★優勢資源
與廣佛都市圈、深港經濟圈水路陸路距離均在100公里左右,中江、佛江、江珠3條高速公路橫貫區內,廣珠城軌、深茂鐵路穿境而過,擁有廣東省首個最大的智慧型內外貿內河碼頭江門高新港,鄰近全省第四大特大型綜合交通樞紐——珠西綜合交通樞紐,1小時通達廣州、深圳、珠海及港澳核心區域,形成“黃金內灣”的“一小時通勤圈”。
工業經濟不斷優化升級,產業發展質量不斷提高,德昌、優美科、麥克韋爾等一批行業龍頭企業扎根發展,圍繞“1+3+2”戰略性產業集群,持續強鏈補鏈延鏈,8家企業入選廣東省制造業500強企業名單。
科技創新能力持續躍升,全國高新區綜合排名從2015年的第77名上升至2022年的第53位,培育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超700家。
知識產權保護走在前列,創建全國首家高新區知識產權運營公共服務中心,每萬人口高價值發明專利擁有量15.53件,居全市第一。擁有新型研發機構、工程技術研發中心等361家,國家級、省級創新創業孵化載體7家,孵化載體面積超80萬平方米,數量居全市第一。
創新人才加快集聚,碩博士782人,高級職稱專業技術人才833人,高技能人才5589人。科技金融深度融合,科技支行總量全市第一;建成全省首個園區企業信用評價體系,率先開展“中小企業信用體系實驗區暨金融科技產業化基地”創建試點工作。
★經濟概況
2024年,全區生產總值318.61億元,比上年增長3.4%。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7.79億元,增長5.0%;第二產業增加值188.59億元,增長5.3%;第三產業增加值122.23億元,增長0.5%。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5.07億元,增長2.3%。
★戰略定位
全面深化改革開放,深度融入新階段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以“頭號工程”力度推進“百千萬工程”,促進城鄉區域高質量協調發展,深入實施制造業當家,筑牢現代化產業體系根基,著力擴內需穩外貿,全面夯實經濟平穩健康發展基礎,堅持創新引領發展,不斷塑造高質量發展新動能新優勢,扎實推進綠美江海生態建設,加快打造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江海樣板,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中奮力再造一個現代化新江海。




粵公網安備 4407030200067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