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地理及特點
東北與佛山市南海區、順德區隔西江相望,東南毗鄰江門市蓬江區、新會區,西南與開平市交界,西北接云浮市新興縣,北鄰佛山市高明區,總面積1082.67平方公里。擁有四通八達的立體交通體系。境內沈海、深岑、江肇、廣中江高速、G325國道、江門大道以及建設中的珠肇高鐵、即將動工的廣佛江珠城軌縱橫貫穿,與廣佛莞珠等城市形成1小時生活圈,距深圳、香港車程約1.5小時,周邊有廣州白云、深圳寶安國際機場,緊鄰珠三角樞紐(廣州新)機場(擬年內動工)。
★行政區劃與人口
轄沙坪街道和雅瑤、龍口、古勞、桃源、共和、址山、鶴城、宅梧、雙合9個鎮,27個社區居民委員會,112個村民委員會,10個三峽庫區移民村。常住人口54.28萬,戶籍人口40.04萬,旅外僑胞約49萬。
★優勢資源
鶴山毗鄰廣佛都市圈,是江門對接廣佛的“北門戶”、大灣區核心城市通往粵西的橋頭堡,與廣佛莞珠等城市形成1小時生活圈,到深圳、香港車程約1.5小時;擁有3000噸級國家一類口岸鶴山港和17公里西江黃金水道;江門北站(鶴山)現已開通中歐、中老國際貨運班列,是客貨兩用站場。
營商環境便利,是新興工商之都。2023年,鶴山市被確定為省“百千萬工程”首批典型縣(創先類),納入省承接產業有序轉移重點支持主平臺,以省內縣(市)第一的成績位列“中國最具吸引力縣城”排行榜第36位,連續五年躋身“全國投資潛力百強縣市”。坐擁男鞋、印刷、水暖衛浴、傘蓬四個“國字號”基地,高端裝備制造、新一代電子信息、先進新材料三大產業集群總產值超640億元。目前,全市共有規上工業企業638家,專精特新企業112家。開發空間巨大,適合大規模連片開發工業園,已開發建設硅能源產業基地、鶴山工業城、珠西國際物流中心、中歐新材料創新基地、中歐雅瑤新興產業園等五大產業平臺。
文化底蘊濃厚,是嶺南文化、客家文化和華僑文化匯集交融之地,誕生了中國民主革命先驅、中國油畫第一人李鐵夫,詠春拳宗師梁贊,王老吉涼茶創始人王澤邦,一代影后胡蝶,“廣東獅王”馮庚長,奧運冠軍陳小敏和李漢華,籃壇巨星易建聯,香港著名導演黃百鳴等名人,以及葉大年、任詠華、鄧景揚、麥松威、宋爾衛等院士。省級非遺項目——詠春拳、獅藝、陳山香火龍習俗、古勞三夾騰龍等嶺南特色傳統文化民間基礎深厚、影響廣泛。2017年躋身“廣東省縣級文明城市”,現為“全國縣級文明城市提名城市”。
★經濟概況
2024年鶴山市地區生產總值530.71億元,增長5.1%;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224.39億元,增長8.2%;農林牧漁業產值70.05億元,增長5.2%;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70.74億元,增長0.7%;進出口總值251.1億元,增長17.8%;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38.98億元,增長3.4%。
★戰略定位
錨定“建典型、作示范,全力建設省‘百千萬工程’典型縣”的目標,按照“落實百千萬、建好主平臺、爭創百強縣,用五年時間推動鶴山市鎮村面貌發生顯著變化”的工作思路,以“拔頭籌、爭上游”的奮進姿態,發揮重點主平臺優勢,搶抓“大橋經濟”機遇,以頭號力度推進“百千萬工程”,推動爭創全國工業百強縣和全國文明城市,爭當廣東縣域高質量發展排頭兵邁出堅實步伐。




粵公網安備 4407030200067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