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門日報記者 張浩洋
近期,“特種兵式旅游”這種獨特的旅行方式在年輕人中興起——白天“暴走”,晚上趕路,以最少時間和金錢打卡盡量多的景點,旅行結束后立即回到工作學習生活中。蓬江市民彭淺淺選擇在“五一”假期加入“特種兵式旅游”行列,前往“老牌”網紅城市重慶。
“我早早在網上查好了攻略,購買了軌道交通一日票,僅需18元便能在24小時內不限次數乘坐重慶軌道交通所有線路,對于‘特種兵式旅游’而言,又便宜又方便。”彭淺淺說。
4月29日早上,彭淺淺剛出重慶江北國際機場,便直奔“特種兵式旅游”第一站——十八梯。位于渝中區的十八梯作為銜接上下半城的紐帶,是重慶人最深的記憶和鄉愁。“十八梯地勢非常有特色,對于從小在廣東長大的我,很有視覺沖擊力,坐在店里吃火鍋,喝山城啤酒,幸福感滿滿。”彭淺淺說。
從十八梯前行不遠就到達凱旋門電梯,雖然很多游客在這里排隊等候,但彭淺淺并不覺得枯燥,與本地居民很快便熟悉起來并聊起了天,“本地居民熱情地向我介紹這里是中國第一部城市電梯,上下11樓都是馬路,連接著上下半城。”除了景點的獨特,彭淺淺也被本地居民的熱情所感染。
彭淺淺接著打卡了長江索道、朝天門碼頭等,“各個打卡點都有醒目標識,能夠快速找到路線,各個點位人潮涌動,但秩序井然。”彭淺淺說,很多游客來到朝天門碼頭拍照打卡,非常壯觀,現場很多路口都已封閉,為游客提供安全的旅游空間,本地居民耐心指路,交警和安保人員高舉路牌,在路口維持秩序,令人感到安心和溫暖。
最后彭淺淺來到了“特種兵式旅游”終點站——千廝門大橋。“走到千廝門大橋上,心里覺得很夢幻,千廝門大橋是重慶的主干道,在上面可以360度看洪崖洞、朝天門、大劇院等重慶地標性建筑物。”彭淺淺說。
短短2天的“特種兵式旅游”,心系家鄉發展的彭淺淺在回味著旅途的同時也進行了思考。“景點火爆與否,一方面在于自然或人文景觀的吸引力,另一方面在于傳播力。江門因為電視劇《狂飆》火了一把,長堤歷史文化街區每天游客絡繹不絕,之所以如此火爆,便是得益于這兩個方面。”彭淺淺說。
風景能夠吸引人來,但好的體驗能夠吸引人再次來,江門文旅如何實現持續“狂飆”?
“重慶之所以成為老牌網紅城市,絕不只是因為獨特的風景和傳播力,更多的是在細節處能夠看出這座城市的用心。”彭淺淺表示,政府封橋為游客留出最佳觀賞點、推出軌道交通一日票、醒目的路牌標識……從中能夠看出政府為了滿足游客的不同需求下足了功夫,同時,本地居民同樣也發揮主人翁意識,用熱情感染游客。
“此外,重慶搶抓‘特種兵式旅游’機遇,創作了諸多具有傳播力的視頻,進一步提升了城市知名度,并規劃出了打卡路線,非常迅速,效果也非常好。”彭淺淺表示,“江門也應當深入挖掘旅行打卡路線,點位需要更加密集,不能過于分散,要實現串珠成鏈,并利用多平臺多渠道打造熱點話題進一步推介江門,讓更多人來到江門游玩,離開江門時也會想念江門。”




粵公網安備 4407030200067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