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6點,江門市江海區銀泉肉菜市場的喧鬧尚未開始,肉菜市場旁一家包子鋪的蒸籠已騰起裊裊白霧。透過敞開的玻璃櫥窗,30歲的川籍老板魏有鋒正和幾位師傅揉面、搟皮、包餡,動作行云流水。這家50平方米的小店,憑借每日手工制作的20余種包子,在兩年間創下單日賣出近3000個包子的紀錄,更以“看得見的真材實料”成為街坊口中的寶藏包子鋪。
真材實料,味道備受好評
下午4點,江海區銀泉肉菜市場旁的一家包子鋪,已有不少人在排隊。記者到達時,正逢新一籠鮮肉包出籠,熱氣裹著面香涌出街道。
“我們包子的特別之處,就三個詞:手工、新鮮、實在?!蔽河袖h隨手掰開一個剛出籠的鮮肉包,熱氣中露出扎實的肉餡。每天清晨,他都會從旁邊的肉菜市場采購新鮮豬腿肉,師傅現場剁制成肉餡現炒。正因為真材實料,自然受到食客的歡迎。“市面有些包子皮厚餡少,我們特意調整了比例,餡料很足,試過就知道了。”魏有鋒說。
破酥包,這種源于云南的傳統工藝,在魏有鋒手中被賦予了新生命:傳統老面自然發酵8小時,無需添加酵母;醒發好的面團抹上豬油,反復折疊卷壓7次,形成層疊的酥皮;最后包入調好的餡料,蒸制15分鐘。魏有鋒指著操作臺上正在醒發的面團說:“整個過程全靠手感,機器做不出這種味道?!?/p>
店里的花卷也極具人氣。菠菜紅豆花卷用菠菜汁現榨和面,面團手工搟壓成薄片,撒上紅豆后再卷起,切成段蒸熟。翠綠的紋理間,藏著手工特有的粗糲感。“機器卷的花卷太整齊,沒有這種層層疊疊的煙火氣?!蔽河袖h笑著說道。
目前,店里供應近20種包子,涵蓋酸、甜、咸、辣四類:鮮肉包、牛肉包、肉醬包、玫瑰鮮花花卷、芝麻花卷、小籠包……包子每天有兩個時間段新鮮出爐,一個是早上6點至8點,一個是下午4點到6點。為保證顧客每日都能品嘗到新鮮出爐的包子,魏有鋒堅持每日凌晨2點半便起來開始制作包點,如此方能確保清晨6點,熱氣騰騰的包子準時呈現在顧客面前。
新鮮現做,讓食客吃得放心
在開包子鋪前,魏有鋒在江門從事10年兒童輪滑培訓,從兼職教練到全職教練,從全職教練到校長,再到區域經理。在2022年,受客觀因素影響,他從教培機構轉行,計劃創業。他留意到廣東包子市場:冷藏預制的速凍包占據很大份額,部分商家為降低成本使用劣質肉。
“在四川,包子都是現做現賣,面要發足時間,餡要調足味道?!睅е鴮亦l飲食的熟悉,魏有鋒最終決定在江門開一家“實在”的包子鋪。
于是,這位從不會做包點的“門外漢”專門跑到四川學做包點,學有所成后,他便開始創業。但創業初期,還是碰了不少壁:面團發酸、餡料過咸、口味不適合當地人……直到慢慢摸索,經過多次改良,才終于獲得食客的認可。
從“門外漢”到“包點匠人”,他將教培行業的嚴謹基因——備課般的精準配比、教學般的火候把控,全部融入每一個包子的褶皺里。
當顧客透過開放式廚房,看到師傅現場揉面、調餡、包制時,主動在社交平臺分享:“終于找到能讓孩子放心吃的包子了!”如今,店鋪的轉介紹客戶占比很高。
面對日銷近3000個的火爆場面,魏有鋒卻不考慮開分店。“包點制作太依賴師傅的手藝,標準化太難?!痹谒磥恚c其盲目擴張,不如把現有品類做到極致。
經過兩年多的發展,包子鋪從25平方米擴展至50平方米,但魏有鋒始終堅持三項原則:不使用預制餡料、不添加防腐劑,堅持8小時老面發酵。
“我做包子,首先得讓自己孩子敢吃?!边@位父親的話,道出了這家包子鋪在速食時代逆流而上的終極密碼。魏有鋒知道,每個包子里藏著的,不僅是食材的本味,更是一個普通創業者對“真材實料”的堅守。
如今,魏有鋒還開展教學,將破酥包制作技藝傳授給更多人。在“手工包點課堂”上,他手把手教學員掌握老面發酵、酥皮折疊等核心技術,讓傳統手藝走出小店,走向更廣闊的天地。




粵公網安備 4407030200067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