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門日報訊 (記者/朱磊磊 通訊員/黃柏軍) 蔡李佛拳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起源于江門新會,海內外弟子超1000萬,遍布全球100多個國家和地區,是聯結海外僑胞的關鍵文化紐帶之一。近年來,市僑聯以僑為橋,推動“僑武融合”,全力推動蔡李佛文化進校園、進村(社區),助力非遺傳承活化。
為加強蔡李佛拳的傳承活化,市僑聯創新推出“僑武融合”發展模式:一方面整合新會蔡李佛始祖拳會資源,在長堤歷史文化街區設立僑鄉蔡李佛文化交流中心;另一方面協調常安社區鎮東路的兩幢物業,打造“國家非遺蔡李佛國際文化交流中心”。
同時,市僑聯采用“僑力+非遺+教育”的模式,為非遺傳承注入新活力,目前已深入7所院校開展相關工作,惠及學生超1100人。其中,廣州華立學院江門校區設立龍獅武術社團、開設蔡李佛拳選修課,并開展相關科研合作;江門市華僑中學舉辦蔡李佛拳進校園簽約暨傳承基地揭牌儀式,構建“三維融合”傳承體系;江門市范羅岡小學、江門市啟明小學設立武術醒獅班;蓬江區丹灶小學成立蔡李佛醒獅(武術)、中醫藥兩大社團;江門市特殊教育學校將蔡李佛拳基礎動作改編為“適應性拳操”,融入康復訓練課程,為特殊學生帶來獨特的康復體驗。
此外,市僑聯在蓬江區常安社區、新會區崖門鎮京梅村等地舉辦或參與眾多活動,如錦繡中華——2024年中國僑都非遺武術大會之武俠夢工廠活動、2024年中國僑都(江門)文化互鑒·同心筑夢嘉年華活動暨大灣區蔡李佛“龍騰盛世 獅舞中華賀國慶”活動、“龍騰獅舞 金蛇獻瑞”2025年江門市龍獅巡游活動等,積極推廣蔡李佛文化。
近年來,市僑聯助推“百千萬工程”和僑村融合發展,對接省僑聯資源支持京梅村建設蔡李佛拳“數字+實體”沉浸體驗項目,打造“功夫僑村”。京梅村現已入選廣東省“百千萬工程”首批典型村,年接待游客超10萬人次。同時,組織海外華文媒體走訪蔡李佛傳承與創新發展項目,制作《僑見》短視頻600多期,播放量近1300萬次,有力提升了蔡李佛文化的知名度和影響力。




粵公網安備 4407030200067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