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鄺錦榮
□文/圖 江門日報記者 易航
從兒科醫生到泰國高端海鮮領軍者,從泰中文化交流促進者到泰中僑商聯合會會長,旅泰30余年,江門新會籍僑胞鄺錦榮始終忘不了父親叮囑的一句話:“至少要留下一張機票的錢,能夠回家。”
一次次的跨界突破、自我挑戰,讓他有了更濃的鄉土情懷。今年正值中泰建交50周年,這位自稱“永遠在畢業”的僑領也在這個關鍵節點有了新的想法:“華僑華人念家,我要把泰國機遇帶回江門。”
從針灸到賣魚
1993年,當時在江門當兒科醫生的鄺錦榮到泰國曼谷游玩時,發現當地針灸治療還不普遍,于是萌生了留下來做針灸醫生的想法。回國后,他辭去了國內穩定的工作,只身闖蕩泰國,開啟了在泰國白手起家的故事。
在曼谷唐人街的針灸診所里,這位會說粵語的華人醫生,意外發現了“比穴位更精準”的商機。當上海友人提起海鮮貿易時,鄺錦榮正在為一位泰國海產商拔除肩頸的銀針。“他身上的漁獲氣息比藥艾更濃烈。”這場診所里的邂逅,讓鄺錦榮將第一個商業坐標定在了安達曼海的波濤中。
說干就干,鄺錦榮很快便轉戰海鮮生意,并成立了一家海鮮公司。“最初成立時,算上我后公司一共有5人。”創業初期,鄺錦榮很多事情都親力親為,一邊做一邊學,憑借著初生牛犢不怕虎的沖勁兒,他的賣魚生意越做越大。
每天凌晨驅車前往碼頭驗貨的鄺錦榮或許不會想到,20年后,他的冷鏈網絡會覆蓋東亞。如今,他的海鮮小公司已經發展為泰國最大的高端海鮮產品企業之一,在香港、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城市構建起穩定的銷售網絡,每天包機運送海鮮到昆明等地。
為中泰交流作出貢獻
商業上的成功,讓鄺錦榮的朋友圈越來越大,這位愛“闖世界”的華人也在嘗試不斷挑戰自己,努力為中泰交流作出更多貢獻。
2014年4月,鄺錦榮和泰國華人青年商會會長李桂雄創立了泰中文化產業集團。這是鄺錦榮自認為的“最華麗的一次跨越”。2013年,習近平主席提出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極大推動了相關國家文化交流,泰中文化產業集團也應運而生,業務涉及傳媒、影視、高端旅游、會展項目、文化地產等領域,旗下還有《泰國新華雜志》、泰國絲路電視臺(中泰雙語)等媒體。出任集團總裁的鄺錦榮介紹,泰中文化產業集團近年來積極助力中國文化走進泰國,先后成功策劃或承辦廣東民族樂團赴曼谷演出嶺南特色音樂會、“海上絲綢之路——馮少協油畫全球巡回展”泰國首展等中泰文化交流活動。
在泰國工作生活多年的經歷,讓鄺錦榮留意到新華僑華人和華裔新生代的實際需求。鄺錦榮說:“伴隨著世情、僑情的變化,新僑的需求不再是單一的聯誼,更多的是商業方面的需求。”2017年7月1日,34位華商在曼谷簽署成立泰中僑商聯合會,鄺錦榮全票當選為首任會長。“我們是‘三高’社團。”鄺錦榮解釋道:一是“高素質”,會員須經過商會各層領導的謹慎研究與審核,品德優秀、腳踏實地的精英企業家才準許入會;二是“高學歷”,會員80%以上擁有本科學士學位,還有多名博士、碩士;三是“高市值”,會員企業總資產超過300億泰銖,其中有兩個會員企業是泰國的上市公司。
這個“三高”社團,在短時間內迅速發展,并得到中國僑務部門和泰國新老社團的認可。如今,泰中僑商聯合會已有400余名會員,設置了以制造業為主的東部經濟走廊分會和以旅游業為主的清邁分會,成立僑商智庫、法律服務、項目落地等服務部門,與100多個政府單位、企業單位建立了龐大的信息網絡和強大的合作平臺。2023年,鄺錦榮受邀代表泰中僑商聯合會參加第十屆世界華僑華人社團聯誼大會。
支持江門企業走進泰國
僑者,當為山海之橋,亦作星河之楫。
鄺錦榮希望泰中僑商聯合會能當好經濟使者,促進泰中兩國的經濟發展。而在他看來,現在是中國高科技企業走進泰國的最好時機。
近年來,鄺錦榮代表泰中僑商聯合會積極與中國的企業、科研院校就孵化器、加速器等項目合作進行洽談。“他們有運作孵化器的經驗,有科研能力和成果,還有專家和師資力量,我們則有當地的資源。”鄺錦榮正著手聯系與中國某企業和科研機構合作的孵化器落地泰國的場地事宜,“我們已經聯系好泰國一所大學,他們也很愿意參與,可以免費提供3000多平方米的場地。這個合作現在已經進入商業計劃書階段了。”鄺錦榮說,“2024年,我們幾乎每天都會接待三四家前來咨詢投資事宜的中國企業,最忙碌時1天要接待10個企業訪問團。”
同時,作為從江門走出去的華商,鄺錦榮一直心系家鄉、心系大灣區,他非常支持江門企業走進泰國,也樂意為此牽線搭橋,把泰國的發展機遇分享給江門企業。他說:“華僑華人都是很念家的。作為中國僑都,江門可利用好全球的僑胞資源為家鄉發展加把勁,充分利用僑胞在各國的影響力,把‘中國僑都’名片擦亮,加大招商引智力度。”
2025年是中泰建交50周年。對此,鄺錦榮表示,泰中僑商聯合會將組織開展一系列活動,進一步加強雙邊合作。“通過組織藝術節、文化展覽等展示兩國文化特色,加強民間外交;通過組織經濟論壇,加強與兩國政府部門合作,重點關注中泰兩國在共建‘一帶一路’倡議下的合作,尤其是貿易、投資、教育及旅游領域的發展。”




粵公網安備 4407030200067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