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門日報訊 (記者/朱磊磊 通訊員/黃柏軍 張東梅) 近日,由華南理工大學中外學者組成的江門僑鄉田野考察組走進江門,在為期兩天時間里,圍繞五邑僑鄉的形成演變、僑胞在中南美洲的發展歷程等僑史研究課題展開深入考察,共探跨洋僑史與赤子情懷。
考察組一行先后走訪了中國僑都華僑華人博物館、江門市圖書館等地,系統了解江門僑鄉深厚的歷史底蘊。在隨后舉行的學術沙龍中,奧地利林茨藝術大學文化人類學家莎拉·尼姆富爾以《跨太平洋宗教聯系與古巴和華南地區的混合交融》為題作專題講座,展示了她與古巴學者近年來在古巴華人社區開展的田野調查與口述歷史搶救成果,為江門學者帶來跨文化研究的新視角。
隨后,考察組前往臺山市,拜訪了臺山籍鄉親、暨南大學中文系教授、古巴僑屬黃卓才,參觀了臺山銀信博物館與四九鎮寶世樓僑文化體驗館。通過采集口述歷史與實地走訪,學者們深切感受到拉美華僑華人對居住國和祖(籍)國的雙重貢獻。
“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征程中,華僑華人始終是堅定的支持者和積極的參與者?!比A南理工大學外國語學院教授蘇娉感慨道,江門五邑僑鄉涌現出無數敢為人先的華僑華人先驅,他們遠渡重洋,在世界各地書寫傳奇,又以僑資、僑智、僑力回饋家國,展現出深厚的家國情懷與歷史擔當。
值得注意的是,古巴尤文圖德島大學研究員雷塞爾·特赫達·馬丁內斯作為古巴第五代華裔,這是他首次回到中國尋根。他一直為自己的華裔身份感到自豪,但由于種種原因,一直未能找到祖輩在中國的故鄉。“家族的史料沒有被保存下來,只留下一個‘Lang’的姓氏,我不知道根在何處,但我在江門找到了‘根’的感覺?!崩兹麪枴ぬ睾者_·馬丁內斯說,希望未來能為自己的家族寫一本學術著作,記錄古巴華人勤奮拼搏的歷史足跡。
此次考察不僅深化了中外學者對江門僑鄉文化的理解,也為推動僑史研究與跨文化對話搭建了新的學術橋梁。




粵公網安備 4407030200067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