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府辦〔2018〕9號
各市(區)人民政府,市有關單位:
《江門市深化“互聯網+先進制造業”發展工業互聯網工作方案》已經市人民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執行過程中遇到的問題,請徑向市經濟和信息化局反映。
江門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2018年5月11日
江門市深化“互聯網+先進制造業”發展工業互聯網工作方案
為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加快建設制造強國,加快發展先進制造業,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興技術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精神,落實《廣東省人民政府關于深化制造業與互聯網融合發展的實施意見》(粵府〔2016〕107號)和《廣東省人民政府關于印發廣東省深化“互聯網+先進制造業”發展工業互聯網實施方案及配套政策措施的通知》(粵府〔2018〕23號),大力推動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促進制造業轉型升級,提升產業競爭力,特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思路和發展目標
(一)工作思路。
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積極參與珠三角“中國制造2025”并以此作為改革創新的重要抓手,以全面支撐制造強國和網絡強國建設為目標,圍繞推動互聯網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聚焦發展智能、綠色的先進制造業,構建網絡、平臺、安全三大功能體系,增強工業互聯網產業供給能力,持續提升我市工業互聯網發展水平,深入推進“互聯網+”,形成制造業與網絡相互促進、同步提升的良好格局,有力推動我市現代化經濟體系建設,打造全省乃至全國領先的工業互聯網產業發展和應用示范區。
(二)發展目標。
到2020年,初步建成低成本、低時延、高可靠、廣覆蓋的工業互聯網網絡基礎設施,初步形成涵蓋工業互聯網關鍵核心環節的完整產業鏈,培育形成2個左右具備較強實力、行業主導的工業互聯網平臺、5-10家技術和模式領先的工業互聯網服務商,打造以平臺為核心的工業互聯網產業生態;引導1000家中小企業將信息技術基礎設施與業務應用系統“上云”,促進制造業加快數字化轉型,打造全省工業互聯網示范基地。
到2025年,力爭建成具備較強競爭力的工業互聯網網絡基礎設施和產業體系。建立較為完備可靠的工業互聯網安全保障體系,打造一批具有較強競爭力的工業互聯網龍頭企業,培育具有較強影響力的工業互聯網產業生態。
二、重點任務
(一)網絡基礎設施改造。
1.推動企業內外網絡建設改造。加快構建低時延、高可靠、廣覆蓋的工業網絡基礎設施。加大寬帶建設投入,提高網絡接入能力,加快高速網絡覆蓋范圍。進一步提升企業內網IP化(互聯網協議)、無線化、扁平化、柔性化,打通工廠內部網絡與外部網絡,實現企業與企業、企業與智能產品、上下游供應鏈、用戶等主體的互聯互通外部互通。[市網信統籌局、市經濟和信息化局,各市(區)政府,各電信運營企業,列在首位的為牽頭單位,下同]
2.推動網絡提質降費。推進連接中小企業的專線建設,鼓勵電信運營商提升專網速率,簡化專線接入申請程序,降低資費水平。在降費的同時提升服務品質,鼓勵基礎電信企業與互聯網企業加強合作,推出高品質、個性化、差異化的解決方案,大幅降低企業互聯網專線和數據流量資費水平。[市網信統籌局、市經濟和信息化局,各市(區)政府,各電信運營企業]
3.推進標識解析體系建設。加快推進各級標識解析節點和公共遞歸解析節點建設,開展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的產業化應用模式探索,依托推動跨領域、跨行業的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系統在產品追溯、供應鏈管理、大規模個性化定制、產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等場景的新應用模式。[市網信統籌局、市發展改革局、市經濟和信息化局、市科技局,各市(區)政府]
(二)平臺體系培育行動。
1.建設工業互聯網平臺。重點培育一批跨行業、跨領域的綜合型平臺,通過分類施策、同步推進、動態調整,形成多層次、系統化的平臺發展體系。建設跨行業、跨領域的綜合型工業互聯網平臺;鼓勵本地企業建設垂直領域的行業性工業互聯網平臺;推動智能云科等企業級工業互聯網平臺建設,開發滿足企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發展的多種解決方案。到2020年,爭取培育形成2家左右具有較強實力、行業主導的工業互聯網平臺。[市經濟和信息化局、市網信統籌局、市科技局,各市(區)政府]
2.完善平臺功能。支持平臺加強內部合作,集中突破數據集成、平臺管理、開發工具、微服務框架、建模分析等關鍵技術瓶頸,有效整合產品設計、生產工藝、設備運行、運營管理等數據資源,匯聚共享設計能力、生產能力、軟件資源、知識模型等制造資源,加快面向不同行業和場景開發模塊化、低成本、快部署的應用服務,探索商業模式創新。(市科技局、市經濟和信息化局)
3.推動企業上云上平臺。推動業務系統上平臺,針對不同規模及處于不同發展階段的企業,根據其信息化發展基礎和個性化需求,推動“業務系統上云”。推動企業按照數字化發展基礎及智能化轉型需求,分類分批實現設備上云。推動工業互聯網平臺應用模式創新,助力企業進行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升級改造,進一步實現業務模式創新。[市經濟和信息化局、市網信統籌局,各市(區)政府]
(三)產業支撐優化行動。
1.加快共性關鍵技術研發。開展時間敏感網絡、確定性網絡、低功耗工業無線網絡等新型網絡互聯技術研究,加快5G、軟件定義網絡等技術在工業互聯網中的應用研究。加快IPv6等核心技術攻關,促進邊緣計算、人工智能、增強現實、虛擬現實、區塊鏈等新興前沿技術在工業互聯網中的應用研究和探索。[市科技局、市網信統籌局、市經濟和信息化局,各市(區)政府]
2.積極參與工業互聯網標準體系建設。支持企業進入工業互聯網國際標準化組織或產業組織。及時跟蹤研究廣東省工業互聯網標準體系規劃與路線圖以及國內工業互聯網技術創新、產業發展趨勢。鼓勵企業將自主創新技術形成工業互聯網技術標準,加快科技成果產業化。[市經濟和信息化局、市質監局,各市(區)政府]
3.鼓勵工業APP開發。支持研發設計工具和運營管理軟件加速云化改造。鼓勵軟件企業、制造企業、第三方開發者調用工業互聯網平臺資源,圍繞多行業、多領域、多場景的云應用需求,開發面向特定行業、特定場景的工業APP。[市經濟和信息化局、市科技局,各市(區)政府]
(四)應用創新示范行動。
1.培育產業示范基地。圍繞省提出的汽車、家電、電子信息、機器人等四個產業主攻方向,并結合我市優勢產業和產業集群發展情況,充分利用落戶我市的智能云科iSESOL等智能制造平臺,重點推動摩托車、五金、造紙、水暖衛浴、食品等優勢傳統行業企業“上云上平臺”,加快面向制造業數字化轉型、標準化模塊化工業互聯網應用服務新業態新模式的發展。積極協調高校、科研院所、互聯網龍頭企業合作設立工業互聯網學院,共同開展工業和互聯網跨界人才的培養。支持五邑大學、江門職業技術學院、廣東南方職業學院等本地高校與國外高校開展工業互聯網相關的科研交流,學習新技術、新理念、新模式,強化相關學科基礎,進一步支持產學研協同創新,建設一批工業互聯網人才實習和實踐基地,力爭打造省級工業互聯網產業示范基地。[市經濟和信息化局、市網信統籌局、市教育局、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有關院校,各市(區)政府]
2.打造行業標桿示范。支持制造業龍頭企業、工業互聯網服務商打造工業互聯網應用創新行業標桿示范項目,促進產業鏈高效、高質協同,形成具有示范和推廣價值的典型經驗和通用解決方案。[市經濟和信息化局,各市(區)政府]
(五)完善生態體系。
1.構建創新服務體系。整合五邑大學和江門職業技術學院等高校、科研院所、企業創新資源,打造協同研發、測試驗證、數據利用、交流合作、咨詢評估、創業孵化等公共創新服務載體。遴選一批大型骨干企業和領軍企業,培育一批工業互聯網平臺服務商、解決方案商和咨詢服務商,建設多層次工業互聯網產業生態體系。[市經濟和信息化局、市科技局,各市(區)政府]
2.構建企業協同發展體系。開展工業互聯網行業信息與政策宣傳,指導技術研發、標準化、試點示范、公共服務平臺建設等,促進不同領域企業深入合作,推動多領域融合型技術研發與產業化應用,營造我市工業互聯網發展良好氛圍。支持各類主體參與兩化融合管理體系建設推廣,鼓勵將工業互聯網與業務流程重塑、組織結構優化、商業模式變革有機結合。[市經濟和信息化局、市網信統籌局、市發展改革局、市科技局、市商務局、市質監局,各市(區)政府]
(六)安全保障行動。
1.建立多層次的工業互聯網安全保障體系。建立覆蓋設備安全、控制安全、網絡安全、平臺安全和數據安全的多層次工業互聯網安全保障體系,打造以關鍵基礎安全產品、新興領域安全技術的研發創新及產業化為核心的、高端可信計算系統等自主網絡與信息安全生態體系。打造工業互聯網安全監測與評測平臺,大力發展相關技術和產業,推動工業互聯網實現自主、安全、可控。[市經濟和信息化局、市網信統籌局、市科技局,各市(區)政府]
2.建立工業互聯網安全評估與監督機制。按照國家、省的統一部署,建立信息保護、數據流通、數據公開、安全責任等相關制度,完善安全、可信、公正、透明、專業的工業互聯網規則體系,構建工業互聯網設備、網絡和平臺的安全評估與監督機制。[市經濟和信息化局、市網信統籌局、市科技局,各市(區)政府]
三、保障措施
(一)健全組織體系,加強組織領導。
成立市工業互聯網發展工作領導小組,凝聚各級各部門力量,協調解決有關重大問題,統籌推進全市工業互聯網發展。各市(區)政府要建立相應工作機制,因地制宜研究制定工作方案,明確責任分工,強化政策措施,形成推進合力。[市經濟和信息化局、市網信統籌局、市發展改革局、市教育局、市科技局、市財政局、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市質監局,五邑大學,各市(區)政府]
(二)組建工業互聯網聯盟,助推我市工業互聯網發展。
組建市工業互聯網聯盟,承接省工業互聯網產業聯盟、兩化融合聯盟、省物聯網協會等行業協會的職能,指導我市企業開展信息化改造,協助我市企業開展兩化融合管理體系貫標和申報工業互聯網項目等工作,并按照市場化行為運作,有效整合騰訊、阿里、華為、智能云科等服務機構和重點協會商會以及有關職能部門的資源力量,共同推進我市工業互聯網應用工作,強化聯盟的自我造血功能。[市經濟和信息化局、市網信統籌局,五邑大學,各市(區)政府]
(三)加大政策和財政資金扶持力度。
市財政統籌財政資金,爭取每年安排專項資金用于推進工業互聯網工作。根據省經濟和信息化委的相關工作部署,深入企業調研,進一步發掘我市工業互聯網標桿項目,爭取更多優秀項目獲得國家和省的支持,配套相應專項資金加大對我市工業互聯網產業的扶持力度。[市財政局、市經濟和信息化局、市網信統籌局、市科技局,各市(區)政府]
(四)實施人才培養和引進政策。
加快技術人才的培養,鼓勵五邑大學、江門職業技術學院等院校與企業建立產學研合作,為企業培養急需的人才。積極落實現有的國家、省和市出臺的人才政策,大力引進工業互聯網高級人才,重點引進行業領軍人物。[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市教育局、市經濟和信息化局、市科技局,五邑大學、江門職業技術學院,各市(區)政府]
(五)加強合作交流。
加強與工業互聯網發展先進地區的相關機構和實體在技術、應用、管理、安全等方面開展經驗交流,積極引進國內外企業到我市投資,鼓勵企業“走出去”,借鑒國內先進經驗,突破關鍵技術,對接金融資本,聯合開展技術攻關、產品研發和應用創新,支持工業互聯網技術、產品、服務等本地化和國際化。[市商務局、市經濟和信息化局、市科技局,各市(區)政府]
(六)加強政策宣傳解讀。
依托我市工業互聯網聯盟,開展包括上云用云政策宣講、智能云科iSESOL平臺推廣、工業互聯網標桿示范企業現場推廣、分行業對摩托車和五金等行業進行專業工業互聯網平臺推廣等系列活動。每個季度至少舉辦一場行業論壇或政策宣講會,加大力度向相關企業宣傳目前工業互聯網的發展趨勢以及國家和省的相關政策,提升我市企業對工業互聯網發展的認知度。[市經濟和信息化局,各市(區)政府]




粵公網安備 4407030200067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