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 年江門市駐北京聯絡處部門決算基本情況說明
一、部門基本情況
(一)部門機構設置、職能
江門市人民政府駐北京聯絡處是市政府派駐北京工作的職能部門。主要職能:貫徹執行國家、省關于駐外地工作的方針、政策、規定,擬定駐外機構的發展和建設規劃,制定駐外工作管理的規章制度和具體辦法。負責我市各級黨委、政府及市直有關部門與中央、國務院及國家各部委辦、北京市政府及其有關部門各大專院校的溝通、聯系;負責協助我市各級黨委、政府及市直有關部門在北京聯系引進項目、資金、人才等。負責收集、整理、報送北京社會、經濟、科技等方面的信息資料,開展調查研究,供市領導參考。負責市領導、各市(區)領導以及市直有關部門領導赴北京進行公務活動的聯絡、接待和服務工作。負責協助處理全市赴京非正常上訪人員問題。負責聯系、協調市政府駐外地辦事機構的相關業務工作。承辦市委、市政府交辦的其他事項。內設3個部門。
(二)人員構成情況
市駐京聯絡處共有編制13人,實有人數13人(在編人員8人、雇員2人、離退休人員3人)。以費養事雇員4人。
(三)決算年度的主要工作任務
我們結合自己的工作職能,充分利用我們在京的一切資源,精心制定和嚴格落實人才計劃。根據江門市經濟發展的實際需要,制定了一系列的人才計劃,對進行人才工作的具體內容、責任人及實施時間做出明確規定,使人才工作落到了實處。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著力抓好推動大協同、建設大平臺、實施大專項、構筑大梯隊、強化大服務、優化大環境六項重點工作。1、建立人才資料庫。北京是我國最大的專門人才和高層次人才培養基地,也是世界上為數不多的高等教育密集區之一,有77所高等院校,各種職業教育以及留學生教育等也非常發達。這些教育機構培養和造就了大批專業人才和復合型人才。經濟學研究表明,決定比較優勢的首要因素是資源稟賦,與經濟的可滲透性強,可開發程度高。在北京生活、工作的江門籍鄉親其中約有100多鄉親在社科院、大專院校從事教學、研究工作,各個學科、各類文化領域里都不乏資深教授,也有學術新銳,僅各學科的院士在京的就有10人。這些專家學者在他們所從事的領域里,都取得過驕人的成就。他們的成就同樣也是我們江門市的驕傲,也都是我們在北京的資源。根據這一優勢,我們建立了在京鄉親資料庫,從各個領域都有為江門經濟服務的儲備人才。2、組建院士團隊;
江門市擁有30余名江門籍的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這在全國范圍內也是首屈一指的,中國第一條以中國科學界兩院院士為主體命名的“院士路”,也早已在江門落成,已經成為江門市一張具有絕對說服力的名片。院士是江門的驕傲,也是江門最寶貴的財富。我們將所有在京的江門籍院士組成“院士團隊”,充分調動他們熱愛家鄉,愿意為家鄉經濟建設的熱情,隨時通報江門的經濟發展及重大項目的建設情況,充分利用院士們的資源為江門提供各方面的支持。3、招商引資為江門經濟服務;我們著力于加強產學協同創新,深化我們與科技部門的合作與交流,推進人才、技術、資金、信息等要素高效對接,促進科技成果轉化體系,加強成果轉化的統籌協調和綜合服務,推動高技術成果落地轉化。積極創造條件推動創新載體與我市相關產業、企業實現有效對接。航天育種技術是利用返回式航天器將植物種子帶到太空,利用宇宙空間特殊的環境,對植物種子進行誘變產生變異,再返回地面選育新種質、新材料、培育新品種的作物育種新技術。我們充分利用在京優勢,密切聯系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抓住航天育種產業化推廣的契機,及時將航天育種項目引入江門,落地于恩平藍海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藍海公司與航天科技集團通過多次互訪考察,建立了合作意向,正式簽署了合作協議。將由航天育種研究中心提供通過航天育種選育出的新品種,在基地試種和推廣。此次合作,是航天專家、育種專家、遺傳學專家緊密合作的典范。通過與航天科技集團的合作,進一步提升了江門企業的科技含量,對江門市的農業經濟發展必定是一個極大的促進,在此基礎上,普及科技知識,建立科普基地,未來將有良好的前景。
今年,經過我們的多方努力,航天科技集團的太空育種項目已經正式落戶恩平市,業已取得良好的經濟效益。4、宣傳江門;經過我們的努力,航天科技集團已經和恩平市藍海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成為合作伙伴,太空育種項目也初見成效。同時,我們也抓緊了宣傳工作。10月30日,我們促成航天科技集團的梁思禮院士赴恩平市,親自視察恩平市藍海科技有限公司太空育種基地,觀看太空蔬菜的成長情況,對藍海公司提出殷切希望,希望他們將太空蔬菜進行全面推廣,進一步做強、做大。《江門日報》將梁思禮院士的視察過程進行了詳細報道。11月29日,《五邑京華》雜志對江門的太空育種基地進行了全面的宣傳報道,特別著重報道了全國人大代表、恩平藍海公司的“掌舵人”黃海燕的先進事跡。去年,黃海燕被共青團中央和農業部授予第八屆“全國農村青年致富帶頭人”的光榮稱號。5、做好每一項接待工作
在努力為江門的經濟建設牽線搭橋的同時,我們也努力將自己的本職接待工作進一步完善。盡量做到讓每一個來京公務的領導和部門都達到滿意的程度。在一年里,我們已經接待了江門來京公務的領導和部門共計 735 人次,接待了121 批江門各部門來京學習考察的領導和干部。接待江門在京鄉親50多人次。
二、收入決算說明
2014 年部門收入決算418.54萬元。其中:公共財政預算收入357.71萬元,占85.47%;事業收入52萬元,占12.42%;用事業基金彌補收支差額7.6萬元,占1.82%;上年結轉結余1.22萬元,占0.29%。
三、支出決算說明
本年總計418.54元,其中本年支出417.31元,結轉下年1.23元。 2014年部門支出決算417.31萬元。其中:公共財政預算和基金預算安排的支出365.31萬元,包括:
(一)基本支出200.31萬元,占54.83%。主要為:工資福利支出148.86萬元,對個人和家庭的補助49.25萬元,商品和服務支出2.2萬元。
(二)項目支出165萬元,占45.17%。按支出功能科目劃分,具體如下:
一般公共服務(類)人大事務(款)決算支出 165 萬元,主要支出項目有專項業務經費,信訪維穩費,駐京工作經費等,支出比上年同期增加的原因是職能增加,工作量增多。
四、“三公”經費決算說明
2014 年本單位用財政撥款開支的車輛運行費、公務接待費(簡稱“三公”經費)支出合計61.95萬元。
(一)公車購置量0臺,保有量6臺,與去年持平。
(二)公務用車運行維護費支出20.03萬元,主要包括車輛維修,停車費,汽油費等,與去年持平。
(三)公務接待費支出41.92萬元,主要用于公務接待費.接待750批,接待人數9800人,與去年持平。
(四)因公出國(境)經費支出預算0萬元,比上年預算數減少0萬元,減少原因:根據“零基預算”原則,因公出國(境)經費實行切塊管理。對經市外事管理部門審核同意安排出訪經費的市直單位,由市財政部門在因公出國(境)經費總控制數的額度內統籌安排給出訪單位使用,不列入本部門年初預算反映。




粵公網安備 4407030200067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