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廖有根與妻子吳慧英在赤坎華僑古鎮留影。
清晨,妻子吳慧英先做丈夫廖有根的“司機”,送丈夫到新會海關駐新會港辦事處上班,然后自己再準時到單位上班報道。“好幾年了,都成為習慣了。”吳慧英牽著廖有根的手說。
今年56歲的廖有根因病不得不與輪椅為伴十多年,妻子吳慧英始終不離不棄,已然成為他的另一雙腿,多年來風雨同路、互相扶持。這一家人憑著笑對逆境、攜手前行的豁達和堅韌,活出了平凡而又不凡的模樣。2020年12月,廖有根家庭獲評廣東省文明家庭。
文/圖 江門日報記者 張華熾
曾遇風雨 夫妻齊心
廖有根在江門海關所屬新會海關工作,家庭美滿幸福,但風雨卻突襲而來。
2004年11月,廖有根確診患上了脊髓表面硬外膜動靜脈瘺。“當時醫生告訴我,可能永遠站不起來,頓時我腦子一片空白,無法接受。”想起當初的場景,廖有根有些感慨,“是妻子在一旁鼓勵我、照顧我。”得知噩耗的妻子吳慧英沒有抱怨、沒有退縮,而是選擇了堅強面對。“還有我呢,以后我就是你的腿,余下的人生之路,我一定陪你一起走!天無絕人之路,你也有站起來的可能,一定要相信自己。”她對廖有根說。
親人的支持和幫扶是最好的藥物,廖有根下定決心,誓與病魔抗爭到底,與妻子一起扛起這個家。就這樣,夫妻二人在互相攙扶和鼓勵中踏上了漫漫求醫之路。他們無數次輾轉于江門、中山、珠海等地尋醫問藥、理療康復。聽說按摩和推拿對他的復健很有幫助,吳慧英便自學起了按摩推拿,每天在家為丈夫做復健治療。到了今天,廖有根已經可以依靠拐杖行走。為了彌補妻子這些年的鼓勵與陪伴,只要有時間,廖有根都會和妻子四處走走,品味大好河山。
2010年,廖有根回到單位工作。為了方便工作,他會坐在輪椅上,因此熟悉他的人稱他是“輪椅上的把關人”。作為綜合業務崗位的工作人員,熟悉各類業務、與時俱進是他對自己最基本的要求。工作之余,他總是認真研讀各類業務文件。在他的辦公桌抽屜里放有很多卡片,上面密密麻麻記錄著海關綜合業務科崗位的操作注意事項、最新標準和法律法規等。
多年來,廖有根憑著出色的表現,獲得了大家的一致肯定。他被稱為“輪椅上的把關人”,因工作成績突出,多次獲得優秀先進個人、“江門好人”等榮譽。而妻子吳慧英在把家庭照顧妥當的同時,對工作沒有絲毫怠慢。作為單位的骨干,她在照顧丈夫和忘我的工作之間努力平衡,出色地完成了各項工作任務,因成績顯著,獲“國家級先進個人”等榮譽稱號。夫妻二人同抵風雨、共同進步,臉上看不到一絲歷經風雨的憔悴,反而總是掛著感恩的微笑。
以身作則 樹好家風
廖有根夫妻二人自組建家庭以來,就達成了一個共識——要樹立“和睦友愛、向上向善、積極進取、懂得感恩”的良好家風,教育女兒要承擔起應有的社會責任。夫妻二人言傳身教,以身作則,為女兒樹立了良好榜樣。
受父母影響,女兒廖靜敏形成了刻苦耐勞、品學兼優、懂得感恩的好品質。如今,她在臺山市統計局工作,與同事和睦相處,工作努力,受到領導和同事的一致好評。“女兒去年年底結婚了,我們夫妻也交給她一個任務,就是要把家里的好家風傳承下去。”廖有根說。
廖有根一家懂得感恩,經常回饋社會。除了不定期積極參加各種義工活動、到老人院探望長輩之外,他們每年都會去兒童福利院慰問,給孩子們送去快樂;夫妻二人還經常到睦洲鎮一戶貧困中風患者家中探訪、送藥上門,讓患者免于奔波……
這就是廖有根一家,一個平凡而又不平凡的家庭,一個和睦友愛的家庭,一個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家庭。




粵公網安備 4407030200067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