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向紹彬的義舉點燃了社會的善意之火,今年1月,江門市成立首支以個人命名的服務(wù)隊——向紹彬愛心志愿服務(wù)隊。
2024年8月31日,一名女子在開平市城市廣場跳橋輕生。危急時刻,重慶小伙向紹彬不顧個人安危挺身而出,跳進江中救人,卻與被救女子一同消失在江中。經(jīng)全力搜救,至次日凌晨6時許,2名落水人員全部找到,但均不幸溺亡。
為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深化新時代精神文明建設(shè),廣東省精神文明建設(shè)辦公室于今年3月公布了第一季度“廣東好人”名單,向紹彬榜上有名。這位平凡的重慶小伙,以舍己救人的壯舉感動南粵,其精神更在五邑大地孕育出新的善行火種。
文/圖 江門日報記者 朱磊磊
生死時刻 縱身一躍
時間回到2024年8月31日凌晨4時左右,夜色尚未褪去,城市還在寧靜中沉睡,上完夜班的向紹彬走出公司大門,身上還穿著保安工作服。他經(jīng)過開平市東匯城門口時,忽然發(fā)現(xiàn)兩名女子余某和譚某蹲在路邊哭泣,于是立即走上前詢問情況。
原來,兩人的閨蜜小平因情感問題想要輕生。幾分鐘前,小平在開平城市廣場附近打電話向她們告別,情緒十分激動,隨時可能跳江,這讓兩名女子陷入無助之中,不知如何是好。
“不用慌,我陪你們一起過去勸阻她。”向紹彬一邊安慰兩名女子,一邊果斷地決定陪同她們前往開平城市廣場。他們迅速打車趕到事發(fā)地點,只見小平正坐在河邊的護欄外哭泣,情緒十分激動,身旁站著一名男性朋友周某。
就在向紹彬、余某和譚某上前勸慰小平時,小平突然身體后仰準備跳江。危急時刻,向紹彬立即沖上前拉住小平的一只手,周某也拉住其另一只手。但小平極力掙扎,隨后掙脫二人的手并翻身從橋上跳了下去。
此刻,江水冰冷,夜色漆黑,女子的生命危在旦夕,“我下去救她!”向紹彬沒有絲毫猶豫,迅速跟著跳入蒼江中施救。
在場的其他人見狀,立即撥打110報警。警方接報后迅速組織救援力量趕到現(xiàn)場,全力展開搜救。然而,江面漆黑一片,視線極差,兩人很快就被滔滔江水吞沒,失去了蹤跡。盡管救援人員奮力搜救,但直到次日凌晨6時,落水的兩人才被找到。遺憾的是,他們均已不幸溺亡。
原本素不相識的陌生人,在生死關(guān)頭,選擇縱身一躍救人。向紹彬,這位來自重慶的異鄉(xiāng)青年,用最后的壯舉完成生命禮贊,在社會上引起了強烈反響。向紹彬先后被評為“廣東省見義勇為人員”“江門市見義勇為先進個人”“開平市見義勇為先進個人”,并榮膺2025年第一季度“廣東好人”稱號。
精神永續(xù) 大愛長存
在父親向啟文眼中,長子向紹彬的英勇絕非偶然。
作為在長江邊長大的孩子,向紹彬水性好、有膽量,遇到事情時往往第一時間擋在弟弟們身前。弟弟向紹焱記得,有一年發(fā)大水,導致住在山上的他們出行困難。“我們住在山村里,有許多山溝,發(fā)大水后水流很急,上下學時我和弟弟不敢過,是大哥一個一個把我們背過去的。”向紹焱說,走在泥濘的小路上時,向紹彬會主動牽上弟弟們的手,生怕他們摔倒,“那會兒覺得有大哥在,安全感就在”。
對英雄最好的致敬,就是傳承英雄精神,從“開平好人”到“廣東好人”,向紹彬用實際行動詮釋了勇敢和擔當,不僅為這座城市增添了溫暖和力量,更引領(lǐng)著更多江門市民踐行見義勇為精神,其精神火種正在五邑大地生根發(fā)芽。
今年1月,向紹彬愛心志愿服務(wù)隊成立,這是我市首支以個人命名的志愿服務(wù)隊,成員多為網(wǎng)約車司機和外賣員。這支新時代“巡城馬”隊伍,將把見義勇為精神融入城市“毛細血管”。
“向紹彬同志在危急時刻舍己救人,展現(xiàn)出非凡的勇氣與擔當,讓我們十分感動。”向紹彬愛心志愿服務(wù)隊隊長彭乾坤表示,隊員們將以向紹彬為榜樣,傳承和弘揚他的見義勇為精神,在日常工作與生活中積極踐行志愿服務(wù)精神,用實際行動為社會傳遞更多的愛與溫暖。
“紹彬從小就善良勇敢,他做出這樣的選擇,我雖悲痛,但也為他驕傲。感謝大家對紹彬的認可、對我們家屬的關(guān)懷。也希望紹彬的精神能通過服務(wù)隊傳遞下去,讓社會變得更加美好。”向啟文說。
英雄雖逝,浩氣長存。向紹彬的凡人微光,點亮了見義勇為的精神火炬,為社會發(fā)展注入不竭的精神動能,他的義舉不僅提升了城市的文明高度,也鼓舞著更多人奮力前行。




粵公網(wǎng)安備 4407030200067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