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門市人民政府關于印發江門市科技創新“十四五”規劃的通知
(圖文解讀)江門市科技創新“十四五”規劃
(訪談解讀)江門市科技創新“十四五”規劃
(視頻解讀)江門市科技創新“十四五”規劃
(視頻解讀)江門科技局:以科技創新引領現代產業體系建設
一、《規劃》背景
“十四五”時期(2021-2025年)是江門市緊抓“雙區驅動”“雙城聯動”和橫琴、前海兩個合作區發展機遇,奮力打造珠江西岸新增長極和沿海經濟帶上的江海門戶的關鍵時期。《規劃》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堅持創新在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強化科技自立自強的戰略支撐作用,堅持“四個面向”,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規劃》把握科技創新發展新階段新趨勢,深入實施“科技引領”工程,全力創建國家創新型城市,打造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重要承載區和粵港澳大灣區科技創新走廊重要節點城市,推動江門區域創新綜合能力躍升。《規劃》是“十四五”時期推動我市科技創新工作實現新突破的重要指導性文件。
二、《規劃》提出的目標
(一)總體目標
到2025年,創建國家創新型城市取得顯著成效,成為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重要承載區和粵港澳大灣區科技創新走廊上的重要節點城市。
(二)具體目標
《規劃》圍繞五個方面提出具體發展目標,設置11個預期性指標,具體包括:
科技創新實力顯著增強。全社會研發投入強度穩步提高,研發經費年均增幅達12%,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研發經費與營業收入之比達到1.8%,每萬人研發人員全時當量達到80人年,每萬人口擁有高價值發明專利數量達到3.25件。
科技支撐創新型經濟發展水平顯著提升。高新技術企業存量達2600家,科技型中小企業認定量超2200家,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占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增加值比重達到20%,省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實現達標全覆蓋。
區域創新體系更加完善。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研發機構覆蓋率達65%以上,省級以上重點實驗室、工程實驗室、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技術創新中心、農業創新中心等各類創新平臺達到650家。
創新生態全面優化。科技創新體制機制改革取得明顯進展,累計引進和培育高端創新創業人才團隊80個;科技企業孵化器、眾創空間、星創天地數量達到90家。
科技支撐城市發展能力大幅提升。創新成為城市發展的主引擎、主戰略,科技在城市安全、健康、高效、綠色運行中的支撐作用明顯增強。
三、《規劃》的重點任務
《規劃》聚焦以科技創新引領高質量發展,突出重點,圍繞八大方面提出重點舉措:
一是積極對接“雙區”“兩個合作區”,打造大灣區創新重要節點。深入推進“科技引領”工程,強化與廣深聯動合作,深化江港澳科技合作,融入全球科技創新合作網絡。
二是強化重大平臺建設,夯實戰略科技基礎力量。推進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建設,完善實驗室創新體系,建設技術創新中心,打造高水平理工大學,推動新型研發機構提質增效。
三是聚焦經濟主戰場,加快產業創新發展。面向經濟主戰場,增強源頭創新能力,實施產業集群科技強鏈工程,推動江門國家高新區高質量發展,推進特色科技園區建設。
四是推進科技創新惠及民生,打造幸福江門。圍繞增進民生福祉,進一步強化科技供給。強化鄉村振興科技支撐,提高醫療衛生領域科研水平,以科技助力生態保護和綠色發展,強化科技服務社會發展能力。
五是加強創新主體培育,推動企業創新發展。培育壯大企業主體,不斷完善企業孵化育成體系,深化產學研結合,圍繞核心產業集群大力實施江門科技“雙百工程”。
六是強化多層次人才引育,打造“僑都”特色創新人才高地。堅持人才優先,發揮僑鄉海外資源優勢廣泛凝聚僑心、僑力、僑智,建設高水平創新人才隊伍。打好“院士牌”,引進高端創新人才,健全多層次創新人才培養體系,強化人才激勵和服務保障。
七是優化創新生態環境,激發創新創業活力。完善科技金融服務體系,加強科技服務業發展,打造創新創業大賽品牌,全面提升科普水平。
八是深化科技體制改革,推進創新治理現代化。完善科技創新治理體系,健全創新資源配置機制,加強知識產權工作,建立科技重大風險防范機制。
四、保障措施
—— 加強組織統籌。堅持和加強黨對科技工作的全面領導,強化科技創新統籌協調領導機制。
—— 加大科技資金投入。強化科技投入增長的保障機制,持續加大對科技創新支持力度,優化投入結構和支持方式。
—— 完善科技創新政策配套。圍繞“十四五”創新發展重點任務,健全政策體系。
—— 加強督查評估。建立規劃實施動態監測制度,加強評估考核。
咨詢電話:0750-8228036
江門市政府門戶網站

粵公網安備 44070302000670

